牛奶糖與人蔘片
- euginia88
- 9月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9月26日
小時候的我,很在意自己的小零食。
那是一盒用母親給的零用錢,一塊一塊存下來買來的牛奶糖。
甜膩、溫柔、珍貴——甚至比玩具還讓我心滿意足。
我把它寶貝似地放在冰箱裡,像藏著一場只屬於我的快樂儀式。
有一天,我回家,看到弟弟坐在冰箱前玩玩具,嘴巴還動啊動的。
我一眼看到他嘴裡那塊奶白色的東西,心頭立刻竄起怒火——
「他偷吃了我的牛奶糖!」
我沒有確認,也沒問過其他可能。
我只是衝過去,把弟弟拉住,質問他是不是偷吃了我的糖。
弟弟愣愣地望著我,眼裡閃過委屈與恐慌。
「我沒有……」他哭著說,聲音細小得像風。
但我根本不信。 在我年幼的邏輯裡,小孩怎麼可能不嘴饞?
於是,我氣急敗壞地抬手,就這麼打了他好幾下。
弟弟哭得更大聲了,一邊抽噎,一邊喊著:「我真的沒有!」
就在那時,他張嘴喘氣,嘴裡掉出了一小截被嚼爛的人參片。
那一刻,我整個人僵住了。
原來,他不是在吃牛奶糖,而是在含前幾天爸媽給的補品,只是因為太苦太澀,他不敢吞,只能含著。
我的手還停在空中,弟弟滿臉是淚。 那雙無助又委屈的眼睛,像一道閃電,深深劃進了我的心裡。
很多年過去了,我早已長大成人。
但每當我看見那些無助、委屈、被誤解的人,
我的心就會瞬間潰堤。
無論自己有沒有餘力,我總想幫忙。
哪怕那是一段明知不平衡的關係,
或是一個聽起來很不合理的請求,我也常常無法拒絕。
面對可憐,無助的人,
我總感覺自己像是 [ 飛蛾撲火 ] ,
總是忍不住想伸手,
拯救對方於水火。
朋友笑我是「聖母心氾濫」,我自己也知道。
但我就是沒辦法忍受「對方無助,而我袖手旁觀」的狀況。
直到有一天深夜,我突然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,
一個男生, 灰頭土臉的,
臉上還留著不知是汗還是淚的水漬,
那是個剛經歷火山爆發, 逃出現場且驚魂未定的人。

看著這張驚魂未定的臉,
我的腦海突然浮現——當年我誤會弟弟,
痛打了他一頓, 他那哭的滿臉鼻涕跟眼淚的臉 !
那張無辜且哭泣的臉,
像一道回旋鏢,
在看到這張照片的一瞬間,
又回來打到我的心間!
我突然間明白,
過去我這麼拼命的想幫助別人,
不是因為純粹的善心,
而是因為內在深處,有一份從未被釋放的愧疚。
我一直在找機會彌補——
那個當年被我誤會、被我傷害的弟弟。
還有 那個沒有說出口的「對不起」,
像一顆卡在心口的石頭,
沉默地壓著我多年。
—
後來,我當面跟弟弟提起小時候的那件事,
並輕聲對他說:「對不起。」
他卻笑著回答,
早已不記得我說的那段往事。
往事如煙,但對我而言,
卻曾是心底長久的鎖鏈。
從那之後,
我學會分辨:什麼事需要幫忙,什麼事不用幫忙。
這不在於對方可不可憐,
而在於尊重每個靈魂自身的體驗。
我的慈悲開始有了智慧。
我也才明白——
真正的善良,是帶著清醒,是懂得邊界,
不是拼命填補內心的空缺,
更不是讓過去的自責綁架現在的自己。
幫助別人,不該來自補償,而應來自真心的愛與清醒的選擇。
💌 如果你也曾在童年做錯過什麼、誤會過誰、傷害過某個你愛的人—— 請記得:你可以選擇原諒當時不懂事的自己,也可以選擇放下那份無形的懲罰。 善良,不該是罪惡感的延伸,而是愛與清醒之間最溫柔的平衡。 如果你願意,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—— 你心中,那個「還沒說出口的對不起」,是給誰的?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