🌕 一碗茶與第三眼
- euginia88
- 1天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多年以前,我曾花了100元買了一份名為「如何打開第三眼」的電子檔。打開那份 PDF,只見短短十幾行字:「安靜下來,雙眼凝視前方,放空,直到腦海浮現影像。」
當時我笑了。心想這也太敷衍了吧——哪裡是什麼靈性祕法?更像是一份沒寫完的考卷。於是我把它關上,感覺自己被騙了。
直到多年後的今天,我才懂,那十幾行字其實什麼都說了。只是它說的是外在的門,而真正能走進去的那一段路,只能靠自己的內在系統去完成。
一碗茶,讓我看見自己
今天,我突然想研究起 [ 圓光術 ] , 我很好奇, 如何使用一碗水,或者一面白牆來觀影像, 並且看見答案來斷事, 於是, 我隨手拿來放在一旁的一碗茶, 我問:「我的老狗 Q皮能活到幾歲?」凝視著茶水,我以為會看到什麼符號、波紋或者任何像答案的影像,結果 ---- 什麼也沒有。只有心裡浮出一個很安靜的答案——而且我發現, 那答案並不從茶水裡來,而是從我心底冒出來的。
我忽然笑了。原來那杯茶,只是一個聚焦的跳板,一個讓思緒停下、意識轉向的鏡面。當心靜下來,答案就從心裡出來了。
技術,打開的是門;心法,則是 Key
回頭想那份十幾行的「如何打開第三眼」,我終於理解了它的用意。外在的動作——凝視、放空——只是在為意識營造一個可以「掉進靜止」的入口。
真正讓第三眼開啟的,不是眼睛、不是方法,而是當覺察、情緒、身體、意念達到同步的那一刻。那時,內在系統就會自動啟動,影像、直覺、語頻、回聲,全都浮現。
那是一種「心腦協調」的透明狀態,不是被賦予的能力,而是一種回到自己中心的清明。
所謂第三眼,不在額頭,而在心的靜點
後來我發現,所謂「開眼」,其實只是 [看見] 的延伸。真正的「開」是心的開:心若雜亂、念若欲求,看到的只是頭腦編織出來的 [ 想像 ] ;心若靜、念若真,就如明鏡, 所見自然清晰。
如今我不再追求開眼、見光、或顯像。我知道真正的「看見」發生在心裡。一碗茶、一湖水,都能成為我的跳板。
而那份曾讓我覺得被騙的文件,如今成了我語場裡的一面鏡。它什麼都沒說,卻讓我聽見了最深的回聲——
光不說話,但會回應。



留言